标题:书 法-道情诗之十 出版于《艺境》杂志
编号: 13
作者:石 开
价格:已 嫁
作者:石 开
价格:已 嫁
规格:34X34
译文:拨琵琶,续续弹,唤庸愚,警懦顽,四条弦上多哀怨。黄沙白草无人迹,古戍寒云乱鸟还,虞罗惯射孤飞雁。收拾起渔樵事业,任从他风雪关山。
人气:
无为艺术画廊
作品简介
石开创作书法时对内容极其考究,不喜欢书写常见的唐诗宋词,从他多年创作的作品看,出现最多的有古代波斯诗人莪默·伽亚谟、宋苏轼、清龚定庵、江弢叔、现代聂绀弩等人的诗,近来则青睐于郑板桥。书风与内容的有机结合,造就了许多精品。“研斋书郑板桥《道情》十首”册页用火气褪尽的老纸书就,当为他近期代表作之一。
郑板桥为清代著名的诗人、书画家,扬州八怪之一。就其书画而言,不能与王羲之、石涛等相比,但启功先生说过:“现代人的眼里,有不知道王羲之、石涛的,却没有人不知道郑板桥的。” 郑板桥关于郑板桥《道情诗》十首的创作时间、缘由和影响,作者在《刘柳村册子(残本)》中有一个较清楚的介绍: 板桥自京师落拓而归,作《四时行乐歌》,又作《道情》十首。……《道情》十首,作于雍正七年,改削14年,而后梓而问世。传至京师,幼女招哥首唱之,老僧起林又唱之,诸贵亦颇传颂。……湖州太守李公堂……泛舟相访,置酒湖上为乐;醉后,即唱予《道情》相娱乐。 1729年(雍正七年),郑板桥37岁,科场失意,心情压抑,故写下了这十首感叹人生如梦的《道情》。《道情》初稿写成后,作者又进行了长达14年的修改,这至少可以说明《道情》中所表达的思想不能看作是作者一时泄愤之作,而是代表了作者一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。 道情,原为道士所歌,多为歌唱离尘绝俗。相传渊源唐代的道曲和法曲,现在所见大多为近代的遗存。
|
人气作品
留言交流
暂时没有相应新闻
作品评论
|